“你需要购买商铺吗?我们这有**套精品旺铺”
“资金周转不再难,借1万1天利息低至2元”
“如您不想再收到此短信,请回复‘T’退订”
你是否经常遇到这样的垃圾短信、广告推销电话成天对你的手机“狂轰乱炸”,而你又无可奈何?如果是这样的话,你的个人信息很可能已经泄露!
案情:
2022年,刘某得知在“i茅台”手机APP可以预约茅台酒并且茅台酒的市场价格要高于预约茅台酒的价格,刘某从中看到了商机。一开始,刘某大量借用其亲朋好友的身份信息,但为获取更大利润,刘某通过互联网购买了大量公民个人信息,并招募胡某等十余人成立工作室,通过将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在“i茅台”APP上注册来预约茅台酒,再将茅台酒售卖,以此赚取利润。
经对工作室设备进行电子数据提取,共提取出7万余条公民个人信息(一条信息包含:姓名、公民身份号码、手机号码)。刘某工作室共计获利近70万元。
德安县人民检察院认为,刘某购买公民个人信息,并在“i茅台”APP上注册的行为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,遂依法向德安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。
德安县人民法院依法对本案进行审理,采纳检察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、罪名及量刑建议,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刘某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,缓刑三年,并处罚金人民币七万元。
检察官提醒:
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可能已经触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等法律,需要承担民事、行政乃至刑事责任。我们应当严守法律规定,守牢底线,不能受利益驱使,非法获取、出售、提供、使用公民个人信息。同时,公民个人也要提高防范意识,防止个人信息泄露。
防止个人信息泄露,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(1)网上购物,谨慎填写个人信息,如非实名制要求,可以选择昵称代替,收货地址不必精确到具体门牌号;
(2)处理个人信息时,格外细心,例如将纸质文件通过碎纸机等工具进行销毁,将粘贴的快递单撕毁等;
(3)使用手机软件时,需多留心眼,对获取定位、通讯录等敏感信息,谨慎授权或者关闭相关权限;
(4)公开发布信息,不要大意,避免将身份证号码、联系方式、家庭住址等信息公开,确保个人信息安全。